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201/4300466.html

脑卒中专题

7月29日华恒京兴医学中心在小会议室开展了脑卒中学术专题,主要对脑卒中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和讨论,现将这些内容分享给大家。

01

什么是脑卒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脑卒中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引起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或致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脑卒中是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75%-90%,出血性卒中只占10-25%。

“脑卒中”(cerebral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

02

我国卒中的现状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特别是脑卒中发病率84/10万人。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神经疾病方面也占很大比例,药物治疗尚无根本性突破,出路在于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不但会耗费患者大量的医药费,而且效果很不理想,对患者家庭而言是个十分沉重的负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1.26亿,并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我们即将进入神经康复的时代,因此,我们全社会要重视神经康复。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康复治疗理念、治疗技术、康复治疗设备都极大程度的发生变化,给患者带来了福音。早期康复理念改变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生活质量。经不完全统计,大约80%的脑卒中患者经过早期康复可恢复步行功能或辅助下步行功能,40-50%患者可恢复实用手功能。各种康复新设备如经颅磁刺激仪、经颅直流电刺激仪、功能性电刺激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等临床应用,更是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和恢复速度。

03

常见脑卒中问题解答

1.脑卒中有预兆吗?

脑卒中是有一定的预兆的,在发病之前是不是有什么信号呢?专家:脑卒中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充分认识脑卒中的严重性,提高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研究发现脑卒中常见预兆依次为:(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2.如何判断是否突发脑卒中?

卒中一旦发生,从起病到接受溶栓或者取栓治疗必须在6小时内完成,方才有获救的机会。且越早发现症状就医治疗,患者生存几率越大,预后效果越好。所以,学会识别卒中的症状十分有必要。如何快速识别卒中?中国卒中学会总结了“”口诀:“1”:看一张脸,面部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尤其是微笑时两边弧度不一致;“2”:查看2只胳膊,平行举起时有单侧无力;“0”:聆听患者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连基础的短句都无法准确表达。

出现上述的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是卒中先兆。这时要赶紧打急救电话,立即到神经内科急诊,并记住症状初发的时间。因为对于患者而言,时间就等于是大脑。

3.如果家中老人突发脑卒中有什么急救办法?

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原则为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现场急救人员应尽快进行简要评估和必要的急救处理,主要包括:1、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2、心脏监护;3、建立静脉通道;4、吸氧;5、评估有无低血糖。应避免:1、随意挪动病人;2、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3、过度降低血压;4、大量静脉输液。

4.脑卒中发作有哪些症状?

脑卒中的病情变化多样,患者梗死或出血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病情的发展也不同。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患者发病前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的肢体无力;也可能在没有症状的前提下突然发生脑梗塞然后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单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出血性脑卒中:症状突发,多在活动中起病,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

脑卒中的最常见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其他症状包括,突然出现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麻木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神志迷茫、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行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无原因的严重头痛;昏厥等。

4.脑卒中发作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

脑卒中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多样,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膳食与营养),超重与肥胖,体力活动不足,高同型半胱氨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等,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另外,颅内外动脉的狭窄和闭塞、脑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因素、血液学因素、炎症、感染、红斑狼疮、结节性大动脉炎、风湿性关节炎都可能促发脑梗塞;而动脉瘤、脑动脉畸形、外伤等因素都可能引发脑出血。

可以通过合理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措施来保护心血管。日常要注意减少吸烟、喝酒以及辛辣刺激、高胆固醇、高脂、高糖类食物的摄入。

04

脑卒中后并发症及其康复

脑卒中的并发症较多,临床上常见的为以下9个并发症: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2.梗死后出血性转化。3.癫痫。4.肺炎。5.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6.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7.压疮。8.营养障碍。9.卒中后情感障碍。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即可开始配合康复治疗,早期康复的干预,可以避免“少动”造成的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压疮和肺炎等加重病情的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避免不适当的活动造成的关节损伤,科学训练,使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恢复的进程。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卒中后一些并发症的康复都是有一定的疗效的,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文献来支持其治疗效果。

1、脑卒中后失语症

失语症是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表现为口语表达困难,不能理解,命名困难,复述差;说话流利性减低,失句法及文法;无法参与正常社交活动,甚至日常生活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卒中后的人体中枢抑制系统和易化系统出现失衡,左右大脑相互竞争,病灶侧过度抑制,对侧区域过度激活,经颅直流电阳极刺激左侧额下回三角部区和阴极刺激右侧额下回三角部区,阳极刺激激活病灶侧,阴极刺激抑制对侧相对应区域,改变这种失衡状态。

2、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51%-73%,增加了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营养不良及再次卒中的危险性,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取、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

研究表明,tDCS刺激患侧大脑会使健侧大脑中央后回葡萄糖代谢加快,提示tDCS可能激活了与吞咽功能恢复有关的大片皮质区域。将阳极置于大脑皮质吞咽中枢反射区可以对静息电位产生去极化,增强神经兴奋性,恢复大片吞咽皮质中枢可塑性。阴极对静息电位产生超极化反应,抑制兴奋性,维持吞咽中枢平衡,可同时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

3、脑卒中后运功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功能障碍形式,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是最为常见、研究最为广泛的功能障碍形式。

脑卒中神经功能的恢复与卒中后大脑半球间存在的相互抑制作用平衡抑制被打乱有关,改善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作用失衡状态,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研究显示,应用阳极tDCS刺激受累侧主要运动皮质(M1)区,在类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测试中,运动功能会有大约10%的改善。阳极tDCS可使神经元兴奋性增加,有利于对侧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4、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是脑梗死后的常见功能障碍之一,属于血管性认知障碍。tDCS通过刺激大脑皮质,改变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引起去极化或超极化改变,产生神经细胞兴奋、放电,调节记忆和学习相关脑区功能,提高患者记忆和学习能力,增强情景式记忆,提高注意力,从而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End

参考文献: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kv.com//mjcczz/106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