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肢动脉炎专科治疗医院 >> 上肢动脉炎饮食 >>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
定义由微生物感染产生的心内膜炎症分类二、分类:分为急性、亚急性急性心内膜炎亚急性心内膜炎致病力强致病力弱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中毒症状重中毒症状轻病程数天至数周病程数周至数月感染迁移多见感染迁移少见根据瓣膜材质可分为自体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根据瓣膜材质可产生的机制1、急性心内膜炎产生的机制:皮肤、肌肉、骨骼等感染性病灶,细菌产生毒素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心脏内膜。一般都是细菌数量大、细菌毒力大、具有高侵袭性和粘附性的能力。2、亚急性心内膜炎产生的机制:心脏有基础病,比如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者是先天性心脏病,比如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主动脉狭窄等形成湍流,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受高速射流冲击的心脏心膜内皮损伤,导致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聚,形成无菌性赘生物,将病原微生物覆盖,微生物在里面生长繁殖。病理1、赘生物在瓣口——导致瓣膜破损、穿孔——瓣膜关闭不全2、感染局部——心肌脓肿——心包炎3、赘生物脱落——动脉栓塞——组织器官梗死、动脉壁破坏——细菌性动脉瘤4、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出现菌血症——迁移性脓肿——出现免疫系统——脾肿大、肾小球肾炎、关节炎临床表现1、发热2、心脏杂音:以主动脉关闭不全为主,舒张期杂音3、周围体征:瘀点(锁骨以上皮肤、口腔粘膜和睑结膜常见)、Osler结节(指和趾出现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Roth斑(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Janeway损害(手掌和足底出现直径1-4mm的无痛性出血斑,见于急性心内膜炎)4、动脉栓塞:肺栓塞5、感染性非特异性症状:脾大、贫血并发症(一)心脏:心力衰竭(半月瓣关闭不全导致的心衰)、心肌脓肿、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阻塞)、化脓性心包炎、心肌炎(二)细菌性动脉瘤(三)迁移性脓肿(四)神经系统:脑栓塞、脑细菌性动脉瘤、脑出血、中毒性脑病、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后三者多见于急性,尤其是金黄色葡萄菌)(五)肾脏:肾动脉栓塞、肾梗死检查(一)血培养(金标准):1、未用过抗生素,第一天间隔一小时采血一次,共三次,每次取静脉血10-20ml,至少培养3周,阳性结果达90%;2、已用过抗生素,先停用2-7天后采血。3、急诊病人在入院后3小时内,每隔1小时1次共取3个标本后开始治疗。(二)超声心动图:1、经胸超声心动图——50%-70%检出率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5mm赘生物,检出率高达95%以上治疗(一)原则:早期、足量、静脉给药、联合给药,一般为4-6周治疗时间;人工瓣膜心内膜炎需要6-8周以上(二)药物治疗1、葡萄菌心内膜炎:药敏结果前首选耐酶青霉素,比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药敏结果显示属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者,首选苯唑西林;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唑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可用万古霉素和利福平2、链球菌心内膜炎:首选青霉素;耐药可用头孢曲松和庆大霉素3、肠球菌心内膜炎:青霉素和阿莫西林(三)手术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