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41222/4541975.html

ATTENTION:文章结尾图片库可能会对读者造成不适,请谨慎选择查看。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早期主要侵犯皮肤粘膜,晚期可侵犯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全身各器官,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疾病。

梅毒呈世界性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有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沙漠非洲。于年经印度传入我国广东省,至今近年。

(一)传染源

梅毒是人类特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均是传染源,感染者的皮肤分泌物、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均含有TP。

(二)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染是主要的传染途径,约95%患者通过性接触由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传染。

2.母婴传播在怀孕的任何阶段梅毒螺旋体均可轻易通过胎盘及脐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皮肤擦伤处发生接触性感染。

3.其他途径少数患者可经医源性途径、接吻、哺乳或接触污染衣物、用具而感染。

(一)临床分型与分期

根据传播途径不同分为胎传(先天性)梅毒与获得性(后天),又可根据病程的发展分为早期梅毒、晚期梅毒。

获得梅毒(后天)胎传梅毒(先天)

早期(并称<2年)

一期硬下疳

二期早发、复发早期潜伏

早期(年龄<2岁)

晚期(病程>2年)

皮肤黏膜骨梅毒

心血管梅毒

神经梅毒

晚期梅毒

晚期(年龄>2岁)

皮肤黏膜骨梅毒

心血管梅毒(少见)

神经梅毒(少见)

先天潜伏

(二)潜伏期

获得性梅毒一般为9~90天,此期血清反应呈阳性,但无明显症状。婴儿大多数会在出生5周后出现症状。

(三)临床症状1.潜伏梅毒感染梅毒后经过一定的活动期,由于机体免疫力增强或不规则治疗的影响,症状暂时消退,但未完全治愈,梅毒血清反应仍阳性,且脑脊液检查正常,此阶段称为潜伏梅毒,感染2年内称早期潜伏梅毒,感染2年以上者称晚期潜伏梅毒。先天性梅毒未经治疗,无临床症状,而血清反应呈阳性,为先天潜伏梅毒。2.获得性梅毒

(1)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发生在不洁性交后2~4周,典型的硬下疳初为单个无痛性丘疹,迅速发展为糜烂,形成具有特征性的溃疡,上有少量渗出物,触之边缘及基底软骨样硬度。好发于龟头、冠状沟和包皮及女性阴唇、阴唇系带、尿道和会阴。硬下疳出现1周内,大部分患者还可有腹股沟或患部近处淋巴结肿大,无痛,相互孤立而不粘连,质硬,不化脓破溃,表面皮肤无红肿,称为硬化性淋巴结炎。疳疮不经治疗,可在3~8周内自然消失,而淋巴结肿大持续较久。

(2)二期梅毒:硬下疳如不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梅毒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引起皮疹、骨关节病变、眼部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及其他脏器病变等多系统表现,称二期梅毒。大约25%的患者在初次感染4~10周后就会出现二期梅毒征象,通常发生在感染后3个月。

1)皮疹大约有90%的患者出现皮疹,最常见的是斑疹和斑丘疹。皮疹泛发,80%累及躯干,约半数的患者有掌跖受累,皮疹不痒同红色和对称分布是其特征。可同时伴有脱发,多为虫蚀状脱发,多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二期梅毒的唯一表现。在肛周、阴唇、腹股沟、阴茎、大腿内侧等潮湿部位,常可见到扁平湿疣,其中还有大量梅毒螺旋体,极具传染性。此外,口腔、鼻腔和生殖器黏膜等部位,可出现表浅的糜烂斑,有较强的传染性。上述各种二期梅毒表现常重叠出现。不管治疗与否,一般在2~10周消退,不留瘢痕。

2)骨关节病变:骨膜炎最为常见,关节炎次之,亦可见骨炎、骨髓炎、腱鞘炎或滑膜炎。

3)眼部病变:表现为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炎、视神经炎等,眼房水中可找到梅毒螺旋体。

4)神经系统病变:多无明显症状,但至少25%二期梅毒患者的脑脊液异常,南极也快速血浆反应环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

5)其他:肾小球肾炎、肌炎、肝炎、脾大、肠胃疾病等表现。

二期梅毒症状一般在3~12周内自行恢复,之后进入无症状潜伏期。

(3)三期(晚期)梅毒:发生在感染梅毒后2年,大约1/3的患者会出现三期梅毒表现。此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的溃疡性损害或内脏器官额肉芽肿病变。

1)梅毒性树胶肿:树胶肿是晚期梅毒发生的非特异性肉芽肿样损害。皮肤树胶肿表现为结节或结节溃疡。结节损害表现为豌豆大或更小的硬结,棕红色,好发于面部、肩胛和四肢,皮疹可以持续数周或数月,不破溃而愈合,可留瘢痕。如结节破溃则成结节溃疡型,需数年才会愈合,形成萎缩性瘢痕,结节-溃疡-愈合病变过程,最后可见大片瘢痕形成。皮肤树胶肿治疗后可吸收很快,可以完全痊愈,骨骼树胶肿X线表现有骨膜炎、骨膜增厚成层、密度增高;骨炎、结构或骨髓破坏;硬化性骨炎。临床症状包括疼痛、压痛、肿胀、骨肿块、僵直和活动受限。上颚及鼻中隔黏膜树胶肿可导致上颚及鼻中隔穿孔和马鞍鼻。

2)晚期心血管梅毒:好发于升主动脉,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冠状动脉狭窄,其次为主动脉弓横部,肾动脉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很少受累。

3)晚期神经梅毒:发生率约10%,神经梅毒分5种主要类型,即无表现神经梅毒、脑膜梅毒、脑膜血管梅毒、脑实质梅毒和树胶肿性神经梅毒。

3.先天梅毒分为早期(2岁内诊断)和晚期(2岁之后)

(1)早期先天梅毒:多在生后2~10周内发病,病变类似于成人的严重二期梅毒,有传染性。皮肤黏膜损害如皮肤干燥、皱纹、斑疹、丘疹、水疱或大疱、脓疱、表浅脱屑、瘀点、黏膜斑和扁平湿疣等。

(2)晚期先天梅毒:2岁后发病,无传染性,骨骼、感觉器官(眼、耳)受累多见。

1)Hutchinson三联症:包括间质性角膜炎、Hutchinson齿和神经性耳聋。

2)无表现神经梅毒。

3)其他病变:包括前额圆凸、上颌骨短小、马鞍鼻、下颌骨突出、高弓颚、桑葚齿、Higoumenakis征(锁骨内1/3增厚)、佩刀胫、舟形肩胛、Clutton关节、腔口周围裂纹、皮肤黏膜树胶肿、精神发育迟缓和脑积水。

早期梅毒经过规范的治疗,硬下疳可达到根治,二期梅毒经规范治疗,皮疹消失,无功能性障碍;晚期皮肤黏膜、骨、关节梅毒经规范治疗能够痊愈,形成瘢痕,功能障碍部分得到恢复,有些损害如鼻骨的树胶肿、上颚穿孔等则不能恢复;心血管梅毒如出现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则不能达到根治。主动脉弓降段的梅毒性动脉瘤,经抗TP治疗,可使病情稳定,不再恶化;早期神经梅毒的脑顶部脑膜炎、脑底部脑膜炎、横断性脊髓炎、脑动脉炎如不严重,经治疗后可望全部或部分恢复功能,严重者治疗则多无裨益。

一般原则

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疗程规则,剂量足够。应注意不规则治疗可增加复发及促使晚期损害提前发生。青霉素为首选药,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G及水剂青霉素G。头孢曲松近年来证实为高效的抗TP药物,可作为对青霉素过敏者的首选药物。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类疗效较青霉素差,通常作为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治疗药物。治疗后应定期随访,一般至少检查3年,第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第2年内每半年复查1次,第3年在年末复查1次;神经梅毒同时每6个月进行脑脊液检查;梅毒孕妇分娩出的婴儿应在生产后第1、2、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如有血清复发或临床症状复发,除应即加倍剂量进行复治外,还应考虑是否需要做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

杜绝不安全的性行为。若有可以梅毒接触史,应及时进行梅毒血清试验,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对可疑患者均应进行梅毒血清试验检查;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以防胎儿感染。

(图片会带来不适,请谨慎观看)

梅毒一期(硬下疳)

本文由防艾志愿者大可编辑

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kv.com//mjccby/118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