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肢动脉炎专科治疗医院 >> 上肢动脉炎症状 >> 常规CTA参数里的那些故事
正文共:字24图预计阅读时间:5
五一劳动节快乐最近看一部喜剧《二龙湖爱情故事2》,二龙湖浩哥上学结业聚会时唱的《敬昨天》,歌词很有力。电视剧里面的演员换了一部分,刚开始前几集感觉没有第一部好,5集后就感觉每一位角色设计都在相互衬托,并且最重要的是笑点包袱一个接一个。下班回家与爱人一起观看欣赏吧。CTA
有私信、留言提到CTA一些问题(阈值、延迟时间、阈值高峰后延迟、后处理)等。今天就我个人工作中点一些参数分享一下,仅供参考应用,因为我们用的CT厂家(飞利浦、西门子、GE、东软、日立、联影、安科、明峰、万东、新华医疗等等)、性能型号不同,厂家都会根据自家的机器特点拟定一套参数方案,每个厂家装机后有专业工程师培训设计参数,但是我们往往日常检查中发现,这套参数应用起来并不太合适,这就需要技师与诊断医师进行参数优化,这里为何说到需要诊断医师?影像科报告都是诊断医师看图像数据分析,每个团队诊断医师有他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诊断医师提出图像问题,想得到什么样子的图像,影像科技师就会设计扫描参数,比如:想看肝脏动脉期某时段(强化早期、中期,晚期)。也就是说,根据某部位要求参数是不同的。CTA是指经周围静脉快速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在靶血管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用CT进行快速容积数据采集,由此获得容积数据进行重组,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为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CTA与DSA区别1、对比剂注射方法:CTA外周血管,DSA靶向血管插管。2、图像采集和显示:CTA重建和重组成像,DSA直接投影。3、CTA较DSA检查方法更易患者接受。CTA影响因素
刚接触CTA时候,想法简单检查部位参数、高压注射器参数都有工程师设计好了,直接按部就班。逐渐发现不同患者并不适合这套方案设计。这里可能就需要工作中自己逐渐发现。CTA检查以及CT增强,应考虑一些相关因素:对比剂注射参数:对比剂浓度、对比剂用量、注射速率、持续注射时间等。受检者:部位、年龄、性别、体重、体型、心功、肾功、有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心排出量等。扫描因素:扫描参数、浓度阈值、阈值延迟时间、扫描持续时间等。也就是说CTA检查以及CT增强考虑,患者、扫描参数、机器性能以及高压注射参数。飞利浦部分参数参考
日常我们这里用的是飞利浦为患者做CTA以及CT增强,那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这常用的参数(CTA),这些参数也是飞利浦公司临床培训师多次来现场与我们影像科技师以及诊断医师一起探讨后优化的参数,满足不同影像技师值班,可以应用这些参数做出优越医学影像数据提供临床参考。头颈部CTA
头颈部CTA方案,适合头、颈以及头颈连扫,这里注意一点单独扫描头CTA时候,我个人喜欢在扫描时间上增加1~2秒,目的补充去掉颈部后的时间。阈值:HU注射后延迟7秒扫描。阈值后延迟4.1秒。扫描时间根据范围大小而定。往期回归:颅+颈部CTA分享阈值参数卡↓扫描参数卡↓主动脉大血管CTA
本组参数,适合身体内大血管成像,动脉瘤患者需根据需求更改。阈值:HU注射后延迟8秒扫描。阈值后延迟5秒。扫描时间根据范围大小而定。阈值参数↓扫描参数↓肺动脉CTA
监测点:上腔动脉。注射5.0、药量30ml阈值:HU注射后延迟1秒扫描。阈值后延迟5秒。扫描时间根据范围大小而定。阈值参数↓扫描参数↓ArmCTA
阈值:HU注射后延迟10秒扫描。阈值后延迟10秒。扫描时间根据范围大小而定。阈值参数↓扫描参数↓下肢CTA+CTV
阈值:HU注射后延迟12秒扫描。阈值后延迟15秒CTA。秒后是CTV时间。扫描时间根据范围大小而定。往期回归:双下肢CTA技术分享、下肢静脉CTV阈值参数↓扫描参数CTA扫描参数CTV(小腿部分血管显示不佳)以上每一个部位都有好的图像数据,由于手机时长清理,上肢CTA以及其它部位的图像无法上传,无法一起预览了。以上参数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仅提供参考交流应用。实际检查时候应根据患者相关因素,相关参数可以进行优化。每一台机器都有他自己的性能。年5月2日14: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