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肢动脉炎专科治疗医院 >> 上肢动脉炎护理 >> 容斋茶话脑血管崩溃的十大信号太重要了
容斋发现美好收藏精彩
脑溢血,医学上称为“出血性脑卒中”。据《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
脑溢血是怎么引起的?
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脑溢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内,是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多在活动中发病,且发病突然。脑溢血的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但目前脑血管疾病的新增病例中,中青年患者的比例正逐年增高。
发生脑溢血的最常见原因就是高血压,凡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都是脑溢血的高危人群。此外,熬夜、工作压力大、不运动等其他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脑溢血的患病几率。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溢血最主要的病因。脑溢血的发生是在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内穿通动脉上可形成许多微动脉瘤,主要分布在大脑基底节的豆纹动脉、桥脑、大脑白质和小脑。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微动脉瘤可能破裂而出血。或由于长期高血压对脑实质内穿通动脉管壁中的内膜发生玻璃样变性或纤维样坏死,在血压或血流急剧变化时容易破裂出血。
2.脑血管淀粉样变
又称“嗜刚果红血管病变”,异常的淀粉样物质选择性地沉积于脑皮质及软脑膜的中小动静脉的中膜和外膜,年龄愈大愈好发。由于脑皮质和软脑膜易发生脑血管淀粉样变,故该病变所致的脑溢血总发生于脑叶,大脑半球深部组织、脑干和小脑很少受累。CT片上表现为不规则斑点状高密度阴影为其特点。
3.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
它们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但也有出血后破入脑实质内形成脑内血肿。
4.颅内恶性肿瘤
如胶质瘤、转移瘤、黑色素瘤等,发生肿瘤卒中时可形成脑内出血。
5.血液疾病
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友病等。
6.抗凝剂和纤溶剂
如用肝素或阿斯匹林治疗亦可引起脑溢血。
其他病因有:动脉硬化、各种脑动脉炎、出血性脑梗死等。
脑溢血一旦发病,起病急、进展快,典型症状有:头痛剧烈,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昏迷,发热,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血肿入脑室可出现高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脑溢血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
“健康为零,一切都是零”,要避免透支健康,一切都不应成为借口。一直保持最好的状态,才能好更好地享受生活。
脑血管崩溃前的10个信号!
我们的身体是非常敏感的警报器,脑溢血发病前都会向我们发出预警。脑血管病在发病前会有很多征兆,但由于有些症状较轻,易被人们忽视。
脑溢血发病前数小时或数天前会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精神障碍、视力模糊等症状。出血多在情绪激动、过度用力、精神紧张、休息睡眠时发生,寒冷季节更多见。
一旦身体出现这些症状,万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年轻人,千万不要认为‘头痛算什么,熬一熬就好了’,医院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这样,才能在预警阶段有效防治脑溢血的发生。
专家提醒,下面这10个信号,一定要记住!
1.剧烈头痛
这种头痛没有明显诱因,很多人开始都是断断续续头痛,但后来转化为持续性头痛。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症状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一。
2.眩晕难受
专家介绍,很多人在发生脑溢血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眩,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在地上。
3.一侧麻木
很多脑溢血发生前都会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别是无名指!如果常常感觉左右半身麻木,应该考虑脑内小血管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如果麻木的同时,出现上肢或者下肢的乏力,情况就更加危急了。
4.眼前蒙黑
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者一只眼睛出现识物不清,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重影。这些都可能是脑溢血的前兆,千万不能大意。
5.舌根发硬
突然感觉舌头根部僵硬,舌头膨大,说话说不清楚,甚至舌头痛、吞咽困难。
6.经常呛咳
在喝水或者进食的过程中莫名出现呛咳,这也是很多人脑溢血的先兆。
7.哈欠连天
一些病人还介绍,他们会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禁自地打哈欠。其实,这正是大脑缺氧的征兆。
8.握力下降
手臂突然失去握力,比如拿一个东西明显感觉拿住了,却掉在地上。有时还伴有讲话说不清楚。
9.常流鼻血
如果正常流鼻血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压,还经常会出现流鼻血的症状就要小心了。专家介绍,高血压患者经常鼻出血,半年内很有可能出现脑溢血。
10.白天嗜睡
一些人在脑溢血发病前都会出现嗜睡的症状,即便是在精神很好的白天也睡意明显,有非常疲惫、睡不够的感觉。
以上十个症状,有3个就要小心了!
专家介绍,如果出现3个以上症状,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就要小心了。如果症状较轻,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千万大意不得。一旦错过治疗就可能落下终身残疾。
如何预防脑出血
高血压不可怕,脑溢血可控可防。
1.控制好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诱因,因此,预防脑溢血主要是要控制好血压。遵医嘱通过防治药物等手段,严格控制血压、保护血管。控制血压主要是要平稳,使24小时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即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
2.保持情绪稳定
高血压的发生与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情绪突变、精神冲突等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
3.防止身体劳累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能诱发脑出血。
4.注意季节保护
寒冷的冬季正是脑中风多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
5.每半年做一次健康体检;
6.多运动,规律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时间;
7.当身体出现预警症状时,医院检查;
……
工作再忙都不是透支健康的借口,没有什么比生命重要。有了良好的生活方式,脑溢血是可以防控的。
突发脑溢血该如何抢救?
1.如果家中有人发生了脑溢血,最初5分钟的急救至关重要,而保持呼吸通畅是急救要点。
2.如果病人倒在厕所、浴池等狭小场所,家人应将其保持头部水平尽快转移到宽敞之处,并保持平稳和安静,立即呼叫急救车。
3.在救护车到来之前,采取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松开患者的衣领,取侧卧位,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或用纱布包住病人舌头拉出,以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清除口腔的黏液、分泌物和呕吐物,以保持气道通畅。
4.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并进行人工呼吸。
5.可以让血压较高且神志清醒的脑溢血者口服控制血压、保护心脏的药物。
6.如果患者神智不清者,有条件者可用小量利血平治疗或硫酸镁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或在医生的监护下使用硝酸甘油等静脉降压药物。
对所有脑溢血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随着脑出血、缺氧的时间越长,脑坏死的面积就越大,应在第一时间寻求医生的专业诊治。
脑溢血患者如何护理?
1.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2.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3.长期卧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咳出,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采取吸痰措施,望能配合。
4.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小时,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翻身。按摩受压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肢体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5.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淡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6.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多进水,加强适度翻身,按摩腹部,减少便秘发生。病人数天未解便或排便不畅,可使用缓泄剂,诱导排便。禁忌用力屏气排便,防再次脑出血。
7.恢复期据医嘱摇高床头10~15○,后按耐受及适应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分钟、1~2小时不等。
8.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压、血脂等,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品质容斋品位容斋
---End---
本文由容斋编辑整理,图片收集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中国风原创内容/产品/工艺/健康/交流与合作
微博
容斋茶话或访问m.fxzgf.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白癜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