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上肌肌腱炎又称冈上肌综合征,外展综合征。是指劳损和轻微外伤或受寒后逐渐引起的肌腱退行性改变,属无菌性炎症,以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患。好发于中青年及以上体力劳动着、家庭主妇、运动员。单纯冈上肌肌腱炎发病缓慢,肩部外侧渐进性疼痛,上臂外展60°一°(疼痛弧)时肩部疼痛剧烈。冈上肌腱钙化时,X线片可见局部有钙化影。

解剖生理

冈上肌被斜方肌和三角肌覆盖,其肌腱与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共同组成肩袖。冈上肌起于肩胛骨冈上窝,肌腱在喙肩韧带及肩峰下滑液囊下,肩关节囊之上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其形状如马蹄形,其作用为固定固定肱骨于肩胛盂中,并与三角肌协同动作使上肢外展,由于活动频繁又是肩部肌肉收缩力量的交汇点故易损伤,

冈上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肩胛切迹处一易受损伤的嵌压点,为人体局部解剖的一个薄弱点,冈上肌肌纤维细长且跨度大,运动中易受损。

病因病理

冈上肌肌腱炎属中医痹症范畴,由感受风寒湿邪、劳损、外伤作用所致,引起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不通则痛。上肢外展上举运动中冈上肌腱、肩峰一喙突形成的肩喙穹与肱骨头之间隙中滑动容易受到肩峰喙突的摩擦及肩喙穹下间隙内受肱骨头肩峰喙突间的撞击、夹挤造成冈上肌腱慢性劳损,或因冈上肌的力臂较短,完成上肢外展上举运动中所作的功又较大且又随年龄增大长期反复受累造成冈上肌腱本身的退行性变化,由于冈上肌腱表面与肩峰之间为肩峰下滑囊,所以冈上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二者往往同时并存且相互影响,多数肩峰下滑囊炎继发于冈上肌腱病变。

冈上肌腱钙化之确切病因机理尚不清楚,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冈上肌腱肱骨大结节止点近侧1cm范围该肌腱的乏血管区血液供应最差,也受到应力作用影响最大区域常称为“危险区域”,当此“危险区域”发生肌腱变性坏死,腱纤维断裂修复过程中局部出酸性环境时可有利于不定型的游离钙离子析出并形成钙盐沉积于肌腱纤维内造成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继之钙盐沉积缓慢增多可造成对肩峰下滑囊的刺激,表现出肩峰下滑囊炎症状,钙盐沉积可向肌腱表面发展甚至破入肩峰下滑囊内。

由于冈上肌腱易受研磨、撞击、夹挤及本身因素,所以肩袖肌腱群中冈上肌肌腱退变及最早肌纤维断裂发生率最高,中老年人及从事体力劳动者冈上肌腱退行性变化基础上常呈部分撕裂,当一次无准备之外展位急速内收上臂时或大块钙盐沉积物浸润冈上肌腱时可导致肌腱的大部分或完全性断裂。

冈上肌腱长期遭受摩擦撞击夹挤等因素造成慢性累积性劳损及本身的腱退行性变化刺激肩峰下滑囊的底部引起囊壁增厚粘连。

钙盐沉积主要发生在变性的肌腱纤维内,尤其所受应力较大容易变性的“危险区域”,初起病变位于腱纤维的中央,先有变性而后钙离子析出沉积,钙盐沉积物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如钙盐沉积物小而深埋肌腱中央,不刺激滑囊时可无临床症状,甚至数年不发觉,如钙盐沉积物明显增大则可接触滑囊底部,上肢外展运动时可与肩喙弓碰撞或被肩喙弓和肱骨头夹挤而产生疼痛,此时钙盐沉积物边缘清晰中央发白但无张力,滑囊底可增厚甚至有绒毛可有白色砂砾样物同变性腱组织结合,此阶段无急性症状,表现为上肢外展60°~°范围出现疼痛之肩痛弧综合征,如继发创伤即可表现为亚急性发作:滑囊底与钙盐沉积物紧密相贴肿胀中心发白或黄色,密度如牙膏状有的含有硬的砂砾样物,病程久者钙盐沉积物可与腱纤维交织相融急性发作:钙盐沉积物内张力大中心灰白,周围深红或紫色呈充血状滑囊底紧贴钙盐沉积物且滑囊壁变菲薄如用小刀切一小口有牛奶样液体溢出,钙盐沉积物可自行穿破滑囊壁进入滑囊此时滑囊内也有牛奶样液体而非固体物质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钙盐沉积物周围的炎症反应和其本身内的张力大小当钙盐沉积物自行穿破时压力下降而使疼痛明显减轻。

临床表现

1、以肩峰大结节处为主的疼痛,并可向颈、肩和上肢放射。肩外展时疼痛尤著,因而病人常避免这一动作。

2、肩关节活动受限,活动受限以肩关节外展至60°~°时,可引起明显疼痛为主要特征,当大于或小于这一范围及肩关节其他活动不受限制,亦无疼痛,这与肱二头肌肌腱炎和肩周炎明显不同。

3、压痛,在冈上肌抵止部的大结节处或者冈上窝处常有压痛,并随肱骨头的旋转而移动。局部封闭可使疼痛立刻消失,借此有助于诊断。

诊断

1、好发于中青年及以上体力劳动着、家庭主妇、运动员,一般起病缓慢,常因轻微的外伤史或受凉史,或单一姿势工作,劳动而诱发本病。

2、急性期或慢性肩痛急性发作者,肩部有剧烈的疼痛,肩部活动、用力、受寒时尤其加重。疼痛部位一般在肩外侧、大结节处,并可放射到三角肌止点或手指处。

3、肩关节活动受限及压痛明显。当肩关节外展至60°~°时,可引起明显疼痛而致活动受限,发展至急性期可在大结节处有明显压痛。

4、X线检查:偶见冈上肌肌腱钙化,骨质疏松,为组织变性后的一种晚期变化。

鉴别诊断

1、肩关节周围炎疼痛弧不仅限于中间范围,而且从开始活动到整个运动幅度内均有疼痛及局部压痛。

2、粘连性肩关节滑囊炎活动开始时不同,外展70°以上出现疼痛,超外展则疼痛明显加重。

3、肩袖断裂多因投掷运动等外伤所致,肩前方疼痛伴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区域压痛,主动外展困难,将患肢被动地外展上举到水平位后,不能主动地维持此种肢位。或外展60°~°阳性疼痛弧征。

治疗方法

①拿法先用拿法拿捏颈项部、肩部、上臂部,自上而下,疏松筋结。然后以颈项及肩部为重点,自上而下揉魔,以达舒筋活络的功效。

②滚法肩外于肩后施于滚法(柔和),配合肩关节的外展、内收与内旋活动。

③摇法患者坐位,术者立于患侧,握住腕由前--上--后--下划圈,范围由小变大,适量。大摇摆过程中,外展尽量在90°—°之间,轻度上举。

④牵抖法患者坐位,术者双手握腕之两侧,松臂,在向下牵引动作同时,以臂用力均匀颤动3—5次。

以及揉法;弹拨法;拿擦法

药物治疗

缓解疼痛可口服消炎镇痛药,如吲哚美辛(每次25mg,每日3~4次)、吡罗昔康(炎痛喜康,每次20mg,每日1次)、肠溶阿司匹林(每次0.3~0.9克,每日3次)。

针刀治疗

疼痛较为严重时,针刀治疗。定点,消毒,铺无菌巾,以2%利多卡因局部侵润麻醉后,运用针刀四步进针法,顺冈上肌纹理方向纵行刀,切割,松解,弹拨。

术后注意事项

注意休息,尤其是外展动作,适可而止。

避免受凉

针孔处三天内避免沾水。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ikv.com//mjccys/41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