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肢动脉炎专科治疗医院 >> 上肢动脉炎病因 >> 轻松干掉脑梗不发作原来是用了这个方法
人一上年纪,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脾胃逐渐虚弱,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精血不足,气虚运血无力就导致血行瘀滞,外加痰浊壅滞,也会造成血行不畅,时间久了痰瘀互阻,引发脑梗。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中医经典方——黄连解毒汤。
组方: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黄连解毒汤出自《肘后备急方》,此方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血栓形成、抗动脉硬化,同时还有抑制中枢神经和降血压作用,对改善脑血管功能,提升血液循环方面效果显著。方解:黄连清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为君药;黄芩泻上焦之火,为臣药;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二者为佐药。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尤其对于睡眠不好,心率较快,血压持续升高不下者,效果非常明显,实用性很强。说起这个方子,就想起之前接诊的一位患者,是复诊了,刚过60岁生日,有高血压病史,感觉自己右胳膊及右手活动不便,还出现断续性失语。到院后诊断为多发灶脑梗死,通过清热化痰、活血通络的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一段时间,血压正常,失语症消失,右上肢肌力恢复正常,能跟发病前一样正常活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大于治疗,特别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心脑血管疾病虽是慢性病,但是发病急,后果也较严重。尤其是脑梗,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偏瘫、失语、痴呆等后遗症,高危时刻常常发生在凌晨2-6点左右。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跟血压波动有关,夜间入睡后血压自然下降,血流速度也随之减慢,为清晨发生脑梗死奠定生理病理基础;此外,血液黏度增加也有一定关系,人体在凌晨2-6点,血液黏度相对增高,血液凝固性增强,血液浓缩,易发生脑梗塞;还有跟睡眠姿势也有一定关系,睡眠时固定侧卧,会使颈部扭曲,压迫颈动脉,造成供血减少或静脉回流不畅。明确了它的发病时间及发病原因,建议中老年预防脑梗应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提前防护。睡前少量补水,防止血凝
大家好,我是吴智兵,广州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对脑病问题有较深的研究,比如脑梗、脑梗后遗症、头晕、头痛、脑血管、失眠等。
如果你有以下问题,可以在评论区回复对应的数字,我有空会帮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