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肢动脉炎专科治疗医院 >> 上肢动脉炎饮食 >> 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不要愁,三氧治疗有奇效
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目前认为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可能为:斑块增大致颈动脉管径狭窄引起颅内低灌注及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导致颅内动脉栓塞。临床上,通过对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形态学测定,来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评价,判断其危害性。
牢记最重要,最需要的有以下几点:
1、颈动脉斑块和狭窄较常见,它是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
2、发现颈动脉斑块,需要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戒烟戒酒、合理运动、减肥;
3、但是仅有部分患者需要服用抗血小板和他汀类药物;
4、部分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支架或内膜剥脱)。
今天我来讲讲这些诊治要点原则以及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
先来看看斑块是如何形成的?
1、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内表面柔软而光滑的细胞层,受到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酗酒、熬夜等的刺激,发生破损而变得凹凸不平整,增大了血液流动时的阻力和摩擦力。
2、脂肪物质沉积在血管不平整的内皮上,大分子的脂肪不断沉积其上,并不断通过内皮层向血管内膜中层聚积。
3、发生炎性反应进入内膜中层的脂肪不断刺激吞噬细胞等炎性细胞增生,并吞噬脂肪颗粒,进而受损死亡,形成像粥一样的脂质化物质,取代了血管内膜中层的正常组织,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血管斑块形成血管内膜中层脂质化物质集结成团,并被纤维组织包裹便形成了斑块。当斑块外包裹的纤维组织较薄且其中的脂质化物质未发生坏死及钙化时称为软斑,随着纤维组织的增厚及内容物的钙化,斑块越来越硬即成为硬斑。
常见的病理改变
绝大部分颈动脉斑块(狭窄)患者,可能都是在体检时发现自己或亲人存在这一异常的。但严格意义来说,颈动脉斑块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于头颈部血管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同,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年龄60岁、男性、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等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颈动脉斑块您知多少
血管斑块的形成有一系列的过程,从内皮层受损起始,经脂肪沉积、炎性反应再到包膜形成、其内脂质化物质钙化等,因此要想预防斑块发生,阻止内皮受损和脂肪沉积最为关键,而阻止炎性反应及斑块内脂质化物质发生坏死钙化有望逆转斑块的进展。
因此,当有血管斑块发生时,可通过彩超等检查明确斑块发展到了哪一阶段,越是处于斑块形成的早期,越有希望阻止其进展甚至逆转,可参考彩超时斑块的回声对斑块所处阶段做判断。
我们知道颈动脉斑块一般没有症状,如果任由其继续进展,而颈动脉斑块随着病情进展,最后有一部分(20-30%)进展为卒中。早期为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或腔隙性脑梗塞,最后可至严重的脑卒中。一旦发生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血管斑块处于什么阶段,都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且越早干预效果超好,特别是对早期生成的斑块有望逆转消除,主要措施包括:
治疗方法
根据其症状,可以将颈动脉斑块分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斑块和无症状型的颈动脉斑块。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或斑块,既已经存在颈动脉病理性改变,但这些问题还没有引起脑梗死或其他缺血性症状(6个月内)
处理以生活方式改变基础治疗为主。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戒烟戒酒、合理运动、减肥等。
1、严格控制血压血压至少控制在/90mmHg以下,保持在/80mmHg以下最为理想。
2、积极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至少应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至少应在10.0mmol/L以下。
3、戒烟限量饮酒坚决戒烟,尽可能不饮酒,即便饮酒也要有所限制,男性饮酒的酒精量每天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4、坚持运动锻炼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要求达到一定运动强度,最简单的要求是运动时出汗且出汗要持续30分钟以上。
5、必要时服用降脂药脂肪在血管内皮沉积过程中,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起主要作用,研究证实将低密度脂蛋白至少控制在2.1mmol/L以下,可有效阻止脂肪沉积并有助于早期斑块的逆转。由于机体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与脂代谢异常有关,常需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改善异常状态,且此类药物还有助于稳定已经形成的斑块不破裂,避免血栓的形成。
无症状颈动脉规范性治疗
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这些的狭窄和斑块已经引起了脑梗死或其他缺血性症状(6个月内)。
那么无论这个脑梗死的轻重,规范处理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戒烟戒酒、合理运动、减肥、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等。
手术剥脱or支架治疗
当动脉斑块狭窄不能靠药物缓解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时,同时伴有脑梗死、脑缺血症状时,就应该进行手术治疗了
手术指证判断可参考下表:
指南: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为颈内动脉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这两种方法的长期预后无明显差异,发生致命或致残性卒中事件也无统计学差异。这也是截止目前为止循证医学证据最高的证据。
对于颈动脉斑块及其后期可能会引起的病理性改变所引起的疾病来说,预防永远大于治疗。总之,颈动脉斑块只是全身血管病变的代表,而血管斑块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病理基础,阻止延缓斑块的发生发展是降低心梗、脑中风等意外事件发生的根本。当发现颈动脉长了斑块,就要检点并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起,同时借助必要的药物帮助,尽可能将斑块的危害降至最低。严重狭窄时及时进行手术(介入)处理。目前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有效防止和治疗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新途径。
三氧治疗可减少血管脂肪浸润50%以上,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平均下降15%-20%,可有效地治疗高血脂引起的心肌梗死和动脉硬化,其原理是:
1、增加RBC流变性,提高RBC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增加心脑及其他重要器官的供氧。
2、进入人体后与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改变血小板聚合方式,促进血栓解体。
3、和过氧化氢可加速三羧酸循环,增加基础代谢,促进脂肪分解代谢,从而达到分解附在血管壁上的脂肪的目的。
4、可激活谷胱甘肽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从而达到清除自由基团,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目的。
什么是三氧大自血疗法
即抽取人体毫升静脉血,注入到带有抗凝剂的灭菌容器里,然后向容器注入已预备好的医用三氧混合气体约毫升,慢慢晃动血液约3~5分钟后,然后把血液重新输到患者静脉中,从而产生治疗作用。整个过程约20~30分钟,一般情况下,10次左右为一疗程。“整个治疗过程就和献血差不多。”此种疗法不会涉及其他药物,只是依靠医用三氧本身的药学特性。既不会对人体的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因为是自体血回输,也不会有其他异体溶液进入身体,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安全,无副作用,当然,也不会产生耐药性的天然广谱抗菌抗病毒药。
医用三氧自血免疫疗法能治疗哪些疾病
其一为缺血缺氧性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头痛、心绞痛、心肌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脉管炎、糖尿病坏疽等
其二为代谢性疾病,如痛风、高血脂症;
其三为免疫系统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其四为皮肤病,如牛皮癣、红斑狼疮等;
其五为慢性疲劳综合症,顽固性失眠等。
欧洲三氧医学协会和古巴国际科学研究中心报道称,目前,医学家们通过不同类型的三氧疗法治疗的病症已达百余种。
专家介绍
尹伟英,主管护师,中国康复护理专科护士,世界臭氧治疗联合会会员湖南残疾人协会康复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残疾人康复护理委员会委员,郴州市第一人民西院治未病三氧治疗项目负责人,从事康复护理10多余年,擅长神经、创伤相关疾病康复护理,多年来对二便障碍、吞咽、伤口护理及臭氧自血疗法有丰富的经验,先后到长沙、广州、南京、武汉、昆明、长春、郑州等地学习进修,多次参与指导多地县、市、乡康复科组建及康复专科护理培训、发表论文为数篇,参与编写了实用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康复科作业指导书。
编辑尹伟英审核冯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