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肢动脉炎专科治疗医院 >> 上肢动脉炎护理 >> 又一股冷空气马上杀到,冬季谨防这病余杭
57岁的老郑怎么也想不到,11月18日这一天,起床时好好的,突然左半边身体就动不了了,这一遭竟然经历了一个生死关头。
卒中中心与时间赛跑
架起抢救高速通道
“患者送来的时候左上肢活动不能,站立不能,伴口齿不清。”医院急诊分诊护士识别出老郑可能是脑卒中,立即启动卒中中心急救流程,将患者火速送往急诊专用卒中床位,同时呼叫神经内科医生急会诊。
脑卒中,也称之为“脑中风”。其中,约70%是缺血性卒中,简而言之就是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一旦发生往往来势汹汹,有较高的死亡率,并且很多患者虽然紧急救治挽回生命,但留下了身体功能上的障碍。
人体的血管如同管道,一旦被堵就必须尽快打通,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疏”,常规方法便是药物溶栓治疗。若堵得不严重,就能用药物化开;但若堵得非常严重,药物的效果就达不到了,必须把堵塞物取出。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家属送医及时,老郑还在宝贵的溶栓黄金4.5小时内。在余杭一院卒中中心及家属共同努力下,9点16分,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汪保孝在评估溶栓指征、排除禁忌症后,迅速给老郑用上了救命的溶栓药。
医院到溶上栓(DNT时间)只花了短短24分钟,远超国家标准60分钟。
“警报”仍未解除
溶栓不行用取栓
然而,危机却没有解除。老郑恰恰在药物溶栓后治疗效果不明显。“当时,我们判断患者极有可能是一根大血管堵塞了。”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宴斌说,“最好的方法就是溶栓后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予以脑动脉介入取栓治疗。”
随即,神经内科团队进一步向家属告知病情及风险。经得同意后,在卒中中心急救流程下,老郑得以优先脑血管动脉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右侧一根主干血管闭塞,与张宴斌的判断一致,立即联系导管手术室。
12点不到,导管室准备就绪。张宴斌在老郑大腿根部位开一个约0.5厘米小切口,将取栓支架通过导管送进脑部血管。第一把拉栓顺利取出了黄豆样大小的血栓,然而复查血管造影,老郑的血流仍未恢复。张宴斌团队又进行了第二次取栓,少量血栓取出后仍是没有恢复。再次拉栓后,老郑闭塞的右侧大脑中动脉前向血流终于恢复了通畅!
手术结束,老郑生命体征平稳,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治疗。
冬季高发
六种早期症状要会辨别
“现在,患者已经转入我们神经内科的普通病房,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左侧肢体肌力较前明显恢复,预计预后良好。”张宴斌说,“这是余杭区首例脑动脉机械取栓术。一直以来我们团队不断精益求精、深造学习业内高精尖技术,再加上各个科室紧密配合,从这个患者预后来看,可以说抢救很成功!”
据了解,传统溶栓对大血管闭塞的脑卒中血管再通率低,年中国以及欧美许多国家都更新了急性脑梗塞救治指南,将支架介入取栓升为最高级别推荐。几年发展下来,这项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高效性已被得到证实。
冬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期。专家提醒,脑卒中的早期症状要学会辨别,若有以下6种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1.一侧面部或上下肢体突然感到麻木、口角歪斜、流口水。2.突然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讲话。3.一过性视力障碍、黑朦、视力模糊。4.突然眩晕、恶心呕吐、站立不能。5.突发性的记忆力下降。6.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症状逐渐加重或呈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区一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